当下,餐饮行业进入调整期,作为商家经营的小帮手,我们也在全力适应变化,不断维护行业生态向好发展。
2024年下半年以来,美团围绕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、降低商家营销成本、打造公正评价体系等方向,上线了一系列举措,在全国召开了10多场商家恳谈会,收集了50多条共性问题,这些沟通帮助我们更好地改善行业生态。
以营销成本为例,接到商户反馈后,经过调研,我们发现其实是此前的营销工具存在部分产品设计问题。调整后,目前商家参与特定营销活动的成本下降了15%,但相关活动带来的订单量却提升了30%。
基于商家的真实反馈,我们得到了一个多赢的结果。这让我们意识到,和商家更多的沟通是建立多方共识,帮助商家经营得更好的关键。
新年伊始,美团在市场监管总局的指导下,开启了新一轮平台治理规划,持续强化反垄断合规,进一步优化行业发展环境。
1月20日,我们举办了2025年首场生态建设举措规划恳谈会,恭听商家代表们的建议,共同探讨行业发展。
以下是商家对我们提出的更多建议与期待:
注:内容根据速记整理,已经过发言者确认同意。
01 帮助商家提升食品安全水平
宏状元:希望把食安等级作为流量排序的依据。
“将食品安全评分或等级作为(流量)排序的依据,能帮助消费者识别优质商户,对于优质商户也是有益的。”
华天集团:希望平台可以给食安做得好的企业打上“食安放心商家”标签。
“对近些年没有发生过食安问题,或者公众反馈好的企业,达到一定的标准,我们就给打上标签,表明是属于消费者能放心的,给他们流量支持和正向反馈,我们的竞争环境会越来越正向。”
陶陶居:希望对商家的食品安全等级进行分级,食安培训也需要容易落地的方法。
“对商家食安等级,比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会有分级,平台是否也可以去拟定类似的评级系统,比如A级、B级、C级这种。另外,食安培训不能只看一些视频,我们更需要一些容易落地执行的方法。”
和合谷:安排食安培训基础课程,考完试才能开业,还要引入第三方检查机制。
“美团能否整理一些基础的食品安全培训课程,如门店培训、门店上线前考试等,商家要考试完之后,才可以开业。另外,自己检查与第三方认证是不一样的,能否引入第三方检查机制,定期公布检查结果,可能权威性更强。这样,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的商家,可能就不需要再频繁抽查了。”
美团回应:
“我们目前会对食安违规的商户进行下线处理并定期公示,也正在考虑把用户反馈的食品安全问题订单展示给商家,帮助商家提高食安数字化的管理水平。我们会迭代食品安全相关产品和举措,推动更多食安基础建设落地。正如大家所说,我们希望商家都做好食品安全,把优质商户推到前面去,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外卖服务。”
02 简化营销,降低商家成本
华天集团:支持减少营销,把流量及排名给到品质商家。
“减少营销活动的权重,我认为是一个挺好的举措。降低营销内卷程度,把流量以及排名更好地给到品质商户,引导商户从提升产品和服务上下功夫。”
兰湘子:营销活动简化后,希望能让顾客更认可“这个菜好不好吃”。
“平台调整营销规则之后,营销活动在逐渐隐藏,商家排名更多以热销榜、粉丝榜来突出。其它的板块中,比如能突出菜品卖点的版位目前感觉相对少了,看能不能优化。因为去掉活动之后,顾客更认可的是这个菜好不好吃。”
花小小新疆炒米粉:希望满减券显示使用门槛,推广系统需要更精细。
“精简营销活动,我们是比较支持的。关于评价满减券的问题,站在消费者角度来看,领取的券只显示额度,没显示门槛,要用时券用不了,这对消费者来说体验不好。另外,推广的预算和时间范围上,我觉得在设置上还是不够精细化。”
陶陶居:希望平台提供的分析报告能更直观,帮助分析用户画像、需求和消费场景。
“希望平台用大数据帮我们分析用户画像,告诉商家用户的产品需求和消费场景。目前,美团已经提供了很多分析报告,但有的还不够直观,建议增加更多市场趋势分析、热点菜品追踪等,帮我们用在堂食以及外卖产品研发上。”
美团回应:
“我们正在弱化营销导向,希望在商家推荐上更多呈现店铺的特有品质,不提倡‘营销内卷’。另一方面,我们通过智能营销助手,帮助商家更好地实现成本管控。大家提的精准营销的能力都在规划中,今年我们也会推出一些新产品,希望能帮助商家把东西卖得更好。”
03 打造更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
兰湘子:用大数据治理恶意点单、恶意勒索的差评。
“评价是我们最看重的,这就不得不提恶意差评,曾经有一个顾客在北京、河北、山西、西安都点过单,累计在我们这里拿到了近 2000元的赔偿。以前我们都是走线下赔付,这个案例以后,我负责的华北区域要求赔付全部走线上,因为平台有一个好的点,就是发现他这个账户异常以后,再赔付就赔付不出去了,这些保护机制能减少商家损失。”
花小小新疆炒米粉:希望剥离配送评分指标,按比例增加差评申诉次数。
“对商家评分的综合计算方式,目前是基于口味、包装、配送三个角度,但我觉得配送其实和商家没有直接关系,希望能把配送的评分剥离出来,因为我们确实也解决不了。另外,一个商家申诉差评的次数是固定的,订单少还可以,但对于日均两三百单的商家,出现差评的概率就会更大,建议能按照订单比例增加一些次数。”
和合谷:我们需要真实评价,不希望门店主动向顾客要好评。
“我们需要的是顾客的真实评价,而不在于能把评价分拉高到多少。平台在差评申诉前需要有与顾客沟通的书面证据,这跟我们对门店的要求是一样的。这就要求你重视顾客的消费感受,而不是简单地说‘这个评价不怪我’。即使不怪你,你有没有跟顾客沟通?因为线上没有面对面的交流,更需要沟通了解到底为什么给了差评,是顾客误会了你,还是你确实做得不好。我们后期的管理方向是希望门店不要主动向顾客要好评。”
陶陶居:希望能按照品类设置不同的出餐时间,奖励愿意写真实评价的客户。
“我们想探究高频率出现差评的原因,以及门店该如何改善客户体验。平台要奖励愿意写真实用餐体验的用户,让商家能根据这些真实、优质的评价改善自身。另外,对于中餐、正餐来说,周末会遇到卡餐的情况,骑手会问为什么别人10分钟出餐,你们要20分钟。希望平台能针对不同餐品,设置不同的出餐时间规则,例如中餐、正餐有出餐时间的特殊性,缓解骑手配送和商家出餐慢的冲突。”
胡大饭馆:希望大数据能总结出商家出餐习惯,给更多出餐时间。
“我们属于正餐,也会遇到出餐慢的问题,希望平台利用大数据总结商家出餐习惯,给到更多出餐时间,解决商家出餐问题。”
美团回应:
“对于‘按照品类设置不同出餐时间’的反馈,我们已经在改进中,未来会进一步优化相关能力,缓解商家出餐慢和骑手配送的冲突问题。同时,我们希望商家出现卡餐时能及时设置,这样平台能更快知道商家的实际情况,灵活调整骑手后续取餐规划。我们也希望和商户一起打造客观真实的评价体系,无论评价是好是坏,这样才能帮助商家持续改善服务。”
推出一系列商家生态建设举措,持续开展商户恳谈会,是美团保障商户权益、服务商户高质量发展、强化合规经营的重要措施,也是我们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关于“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,促进平台经济领域各方主体互利共赢”要求的行动。
接下来,我们将定期开展专题恳谈会,认真倾听商户反馈,积极响应并跟进措施落地情况。如果大家有更多建议,欢迎留言,我们将逐一记录整理,作为推动商家规则改善的重要参考。